现在还有必要继续戴口罩吗?最新回应来了******
今天(1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要点如下↓
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是防控重点
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是防控重点。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要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确保重症高风险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及时救治。
商超、物流、餐饮、交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报告。
关于养老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疫情防控
一是内部分区管理,防止不同区域间交叉感染。
二是在疫情严重期间,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
三是疫情流行期间外来人员进入机构应提前预约,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现场抗原检测阴性结果。
四是明确机构就诊定点医院,建立就医优先的绿色通道,对机构内感染人员可第一时间转运和优先救治。
关于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疫情防控
一是加强人员防护。做好员工自我健康监测,如有相关症状要及时报告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员工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引导顾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再测温和查验健康码。
二是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商超、农贸(集贸)市场要加强通风换气,每日开窗通风2一3次。商超要对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及时清理垃圾。农贸(集贸)市场要对批发档口进行集中统一清洁消毒。摊位经营者应履行“一日一清洁”等要求,每日营业后及时消毒。
三是提倡无接触服务。鼓励顾客优先采用扫码付款方式结账,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和排队时间。鼓励线下与线上购物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即时零售、网订店送等服务。
中疾控专家: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以下情形尤其应佩戴口罩
实施“乙类乙管”之后,是否有必要继续戴口罩?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回应表示,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在以下情形:
一是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需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等级口罩;
二是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三是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时;
四是近距离接触或护理有新冠感染者或有相关症状者时;
五是医务工作者,交通运输、商场、超市、餐饮、旅游、保洁、快递等从事公众服务及密闭场所工作人员。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澳门贸促局:争取今年举办700至1000项会展活动******
中新网澳门1月11日电 (记者 李亚南)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11日发布消息称,贸促局代主席余雨生10日在工作交流会议上表示,局方将全力推进多项措施,争取于2023年举办700至1000项会展活动,务求恢复至疫前一半或以上数量。
据介绍,澳门贸促局10日与澳门五个会展业商协会进行工作交流会议,联动业界资源共同筹划今年行业发展,携手推进会展业加速复苏,结合周边行业持续发挥“迭加效应”。
余雨生在会上表示,配合各项利好因素,局方将全力推进多项措施,按贸促局“会展竞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务”的最新工作进展,已落实在今年有多项千人会议于澳门举行,其中一个会议规模更达万人以上。
未来贸促局将联动澳门业界及综合休闲旅游企业,结合各方特点及客源网络,共同招揽及竞投国际性或区域性的专题会展活动在澳门举办,同时吸纳更多跨国企业来澳门举办年会、企业峰会、大型专题展览及产业博览会。另外,积极培育“产业+会展”新业态,借助品牌会展活动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同时透过“CONFEX”(以展带会、以会带展)、“商务休闲旅游”等会展新模式,达至商务旅游一体化,从而延长会展客商逗留时间,加强会展业的拉动效应。
在拓展国际客源方面,贸促局将于今年1月底到葡萄牙里斯本参与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年度大型活动,向UFI及各地区出席之会展业负责人推介澳门会展优势。此外,贸促局计划在今年3月与澳门会展业界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参与UFI另一年度重点会议。
多位会展业商协会与会代表均表示,免核检“通关”、便利商务签注等利好政策为澳门经济、会展及商务活动的举办打下“强心针”,今年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对澳门会展前景充满信心,并将与社区经济、中小企发展、青年就业等领域协同发展,努力发挥会展业的动能,令澳门更多方面共享发展红利。(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