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字当选为香港2022年度汉字******
中新社香港12月30日电 (记者 刘大炜)香港政团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30日公布“香港年度汉字评选2022”结果,“通”字当选为香港2022年度汉字。
“香港年度汉字评选2022”投票于11月19日至12月22日期间举行,共吸引2749人参加。在“团”“民”“青”“守”“创”“庆”“援”“新”“疫”“通”10个候选汉字中,“通”字以749票当选。
活动主办方对“通”字的解释为“无阻碍、可以穿行的”,代表的社会事件为“自新冠疫情以来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商务活动大受影响,市民期盼尽快‘通关’”。该汉字也是2021年评选时得票第二高的汉字。
民建联创党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表示,疫情下特区政府一直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与内地“通关”,行政长官李家超述职后也为市民带来“‘通关’可以实现”的好消息,“通”字当选为今年的年度汉字众望所归。此外,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市民也期盼在疫情之后香港可以恢复与内地、与海外畅通无阻的交往联系。
此外,“疫”和“新”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多人投票的年度汉字。分别反映当下疫情以及社会各界期盼新一届特区政府团队带领香港开创良政善治新局面、实现新飞跃。
民建联宣传及公关委员会主席刘国勋表示,此三个字既是香港市民对2022年的总结,也是对2023年的期望,盼望在新的一年实现“通关”、疫情过去、特区政府为香港带来新气象。
“香港年度汉字评选”活动由民建联自2013年开始举办,旨在通过活动让市民观察和反思社会现况,同时借此弘扬中国文化,宣扬汉语内涵丰富、言简意赅及高度浓缩的特性。(完)
(新春走基层)从“港漂”到“会长” “90后”姑娘在双向奔赴中链接浙港****** 中新网杭州1月25日电(郭其钰)打年糕、看烟花、逛灯会……今年春节,浙江旅港青年会会长蒋思雨再次感受到了记忆中儿时的年味。得益于香港与内地“通关”,这是她三年来第一次回到老家浙江海宁过年,与父母家人团聚团圆。 时隔三年,今年1月8日香港与内地迎来首阶段免检疫“通关”,得知消息后,蒋思雨立即订了过年回家的机票。对于常年往返于浙港两地的她来说,“通关”是极大的利好。 2015年,蒋思雨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彼时,一直生活在内地的她参加了浙江旅港青年会赴港新生分享会,不仅认识了很多在香港的朋友,还帮助初来乍到的她解决了不少生活学习中的难题。 “从此以后我经常参加浙江旅港青年会的活动,大家都是年轻人有共同语言,并且有共同的家乡浙江,浙江旅港青年会也成了我们温暖的组织和家园。”蒋思雨说。 毕业后,在浙江旅港青年会的帮助下,蒋思雨找到了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当时只是想体验一下这座城市的工作生活节奏,有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后来因为各方面越来越顺利,便自然而然留在了香港。” 私人秘书、理财规划师、自主创业,蒋思雨笑称自己也曾是“港漂”。她深知独自在香港漂泊的不易,便加入浙江旅港青年会担任执委,组织活动去帮助更多旅港青年。 2021年,蒋思雨接过接力棒,担任浙江旅港青年会会长一职,带领这个5000多名会员的青年社团,成为浙江与香港之间最具活力的纽带。 “过去一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共组织了46场活动,特别是在浙港两地青年交流方面,我们带领香港青年走进浙江舟山和嘉兴,和两地的青年团体结成了同心伙伴。”蒋思雨告诉记者,浙江旅港青年会还成立了义工团,发动年轻人的力量积极参加社会公益。 在蒋思雨心中,2022年浙江旅港青年会登上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文艺表演舞台,成为他们的高光时刻,在全香港面前展现了浙江青年的风采和面貌。 从“出走”到“回归”,如今蒋思雨带领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回到浙江,促进两地青年的交往交流。 “香港和内地恢复‘通关’后,对我们来说香港和杭州也是2小时城市圈。”蒋思雨希望今年借杭州亚运会契机,组织更多香港青年来浙江参访交流,让两地青年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1分快3地图 |